一句“懂你的难,也信你会还”,让冰冷的执行有了温度。永昌县法院河西堡法庭以四个月的不懈沟通和柔性执行,成功将一名“躲债人”转化为主动履行的“守信人”。
这起拖欠化肥款纠纷一度陷入僵局:被执行人李某因种植亏损失联,执行线索中断。但法庭并未机械采取强制措施,而是秉承“善意执行、化解心结”的理念,在四个月里持续通过社区走访、关联人沟通等方式寻找突破口,最终联系上李某。
“咱们聊聊,不是来要钱的,是帮你想办法的。”——干警的一句共情的开场,让原本警惕的李某慢慢打开心扉。在多次通话中,法庭既倾听他经营失败的真实困难,也引导他理解“守信重于还钱”的事理,逐步帮助他卸下心理包袱、重拾履行决心。
最终,李某主动走进法庭,与申请人坦诚协商。申请人被法庭干警的耐心和李某的诚意所感动,自愿放弃利息、给予宽限期,最后,申请人与李某签订和解协议,李某承诺三年内还清。签署协议时,他感慨地说:“这四个月,法庭没把我当‘老赖’,反而一直帮我找路走,我再不守信,对不住这份信任。
本案中,干警用时间、话语和真诚弥合了双方的裂痕,诠释了“执行不是结案了事,而是治病救人”。他们坚信,司法的力量不只在于强制,更在于照亮困境中的人心、唤醒沉睡的诚信——这正是百姓期待、富有温度的基层司法“新解法”。
金昌法院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或建立镜像 您是第 位访客
地址:甘肃省金昌市金川区新华路80号 邮编:737100 E-mail:jczjfy@163.com
金昌市中级人民法院主办 陇ICP备10200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