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金昌法院网,今天是 2025年11月04日 星期二
基层法院:  金川区 | 永昌县
  • 关注:
当前位置:首页 » 基层动态

一笔抚养费背后的“双向奔赴”

来源: 作者: 责任编辑:金昌法院 发布时间:2025/10/28 17:44:04 阅读次数:
字号:A A    颜色:

近日,金川区法院宁远堡法庭收到一封来自当事人的感谢信,字里行间满是对司法温情的感激。这封信的背后,藏着一桩“女儿讨抚养费、父亲忧养老”的棘手家事案,而法庭交出的,是一份超越判决书的“温暖答卷”。

这起纠纷源于一个特殊家庭。一段始于收养的亲情,历经婚姻的变迁。一对夫妇在年轻时期收养了一个女儿,后因感情不和离婚。离婚时,双方协议约定女儿由父亲抚养。然而,生活的轨迹并非总能完全依照纸面约定,在女儿的实际成长过程中,母亲承担起了主要的抚养责任。时光荏苒,女儿长大成年,依据法律规定,向父亲主张其应负担但未完全履行的抚养费用。面对女儿的诉求,父亲内心充满了复杂的情绪。他并非不愿承担过往的责任,但一个深层的忧虑萦绕心头:多年来,父女亲情因分离而疏远,他担忧在自己年老体弱、需要照料之时,女儿是否会履行赡养义务。因此,父亲提出了一个条件:希望女儿能对其未来的赡养事宜作出承诺,以此作为支付抚养费的前提。

是依法判决,了结旧账?还是深挖根源,弥合裂痕?宁远堡法庭通过梳理,认为该案案情看似是抚养费争议,实则是亲情信任的缺失与对未来保障的忧虑。该案并不是简单的一起家事纠纷,其背后是剪不断的情感联结。法庭随即启动多元解纷机制,通过“王大姐调解室”,将“面对面”说不通的纠纷,通过搭建“背对背”的沟通桥进行释法明理。经过调解员多轮耐心、细致的沟通与疏导,父女二人逐渐打开了心结。父亲认识到,主动履行过去的责任是重建信任的第一步;女儿也体会到父亲的担忧有其情理之处,赡养父母是为人子女的本分。几番情理法的交融,父女间冰封的心墙开始消融。最终,父亲心甘情愿支付费用,女儿也郑重承诺予以赡养,一场横跨两代的忧虑,在庭前烟消云散。

一案化解两代忧。这起纠纷的成功调解,是金川区人民法院宁远堡法庭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生动缩影。法庭不只是坐堂问案,更是主动深入矛盾源头,通过情、理、法交融的柔性调解,将潜在的“两代积怨”化解于萌芽,让司法在修复社会关系中传递出脉脉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