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同意支付马某工伤保险待遇九万元和人社部门作出的认定工伤决定……”经过金川区法院的不懈努力,原告某工程公司与职工马某达成协议,一起工伤保险资格认定行政争议案件得以成功调解。
今年以来,金川区法院积极探索府院联动新机制,通过创新举措推动行政争议从“案结”向“事了”转变,“一把手”出庭应诉、“行政机关观摩庭审”、开展“模拟法庭”等措施扎实有效,搭建起司法与行政沟通的桥梁。上半年,行政诉讼案件调撤率达50%,实质化解率较去年同期显著提升。
“一把手”出庭应诉,示范引领促化解
“作为单位负责人,出庭应诉不仅是法律义务,更是倾听群众心声、发现工作短板的重要途径。”这是某行政机关负责人在行政诉讼庭审结束后的感慨。金川区法院将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作为化解行政争议的重要抓手,推动“一把手”出庭成为常态。在一起工伤保险资格认定行政诉讼案件中,金昌市人社局“一把手”出庭应诉,与行政相对人面对面沟通交流,让群众感受到行政机关解决问题的诚意,最终促成各方达成和解,实现案结事了。“一把手”出庭不仅体现了对司法权威的尊重,更通过“官”民平等对话,有效纾解了当事人情绪,为争议实质性化解奠定了良好基础。
行政机关观摩庭审,以“案”释法提质效
“原来在行政处罚程序中,送达环节的细节这么重要,稍有疏忽就可能导致程序违法。”参加庭审观摩的交通警察在结束后说道。法院定期选取涉及行政处罚、行政许可等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典型案例,邀请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现场观摩庭审,通过“沉浸式”旁听,让行政执法人员直观学习法律程序和裁判标准。同时,结合案件指出行政行为中如程序不规范、证据收集不充分等常见问题,提出改进建议,有效提升了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
开展模拟法庭,提前“排雷”防争议
“如果在行政调解时,能更耐心地解释政策,或许就不会走到诉讼这一步。”在一场模拟法庭结束后,参与角色扮演的路政执法工作人员深有感触。针对行政争议多发领域,金川区法院联合行政执法部门开展模拟法庭活动,由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分别扮演原、被告以及法官等角色,模拟从立案、举证、辩论到宣判的完整流程,让行政执法人员提前熟悉诉讼环节中可能存在的争议焦点和法律风险点,学会在日常工作中规范流程、化解矛盾。
下一步,金川区法院将持续深化府院联动机制,多举措协同发力,努力推动行政争议在源头得到实质性化解,为法治社会建设注入强劲动力。
金昌法院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或建立镜像 您是第 位访客
地址:甘肃省金昌市金川区新华路80号 邮编:737100 E-mail:jczjfy@163.com
金昌市中级人民法院主办 陇ICP备10200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