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金昌法院网,今天是 2025年07月04日 星期五
基层法院:  金川区 | 永昌县
  • 关注:
当前位置:首页 » 基层动态

延伸法律服务,绘就司法“枫”景

来源: 作者: 责任编辑:金昌法院 发布时间:2024/2/29 10:19:50 阅读次数:
字号:A A    颜色:

人民法庭作为老百姓“家门口的法院”,承担着助推基层社会治理“神经末梢”的重任。近年来,河西堡人民法庭把打造“枫桥式人民法庭”作为法庭发展方向,立足审判职能,多措并举融入诉源治理,用心用情守护一方群众安居乐业。


多方联动解难题高效解纷有一套

诉源治理,诉在法院,源在各方,服务基层是法庭职责所系。在2023年3月,正值春耕时期,河西堡法庭通过法官联系点了解到,上三庄村四社存在土地流转问题。立刻协同镇司法所、派出所、法律服务所深入村社查阅合同内容,向村委会了解土地流转近况,通过“集中—分散—再集中”的调解方式,最终在承包土地经营者之间与村民群众达成一致意见,并签订调解协议书。该起矛盾纠纷的成功调解,仅仅是河西堡法庭工作的一个缩影,长期以来,河西堡法庭把汇聚各方合力、推进多元解纷作为促进基层社会诉源治理的新路径,力争实现矛盾纠纷及时高效源头化解。

图片


能动司法优服务上门调解有温度

群众需求在哪里,司法服务就跟进到哪里。司法服务从“天边”到“身边”,变“坐堂办案”为“上门问诊”……让老百姓有纠纷不用跑法院,“家门口”就能“找个说法”。 在一起买卖合同纠纷中,徐某因身体抱恙在医院住院治疗,不能到庭调解。为了将司法便民工作落在实处,真正做到诉讼服务零距离,法官在征得双方当事人同意后,决定到医院开展调解工作。在徐某的病榻前,承办法官对徐某进行了耐心的释法,徐某也表示希望与赵某进行调解。在法官的主持下,双方最终达成了一致调解意见。这次病榻前的调解,是河西堡人民法庭秉持司法为民理念,主动延伸司法职能,通过上门调解的方式,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在法庭与群众之间架起了“心”的桥梁。

图片


诉调对接畅渠道多元解纷有力量

“只要有百分之一的调解希望,就要尽百分之百的努力”,这是河西堡法庭特邀调解员始终秉承的调解理念。河西堡法庭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立足群众多元司法需求,建立了惠民高效的“特邀调解+司法确认”工作模式,设立专门的“特邀调解室”,对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案件交由诉前特邀调解室组织调解,对其中调解成功的案件进行司法确认,赋予其法律效力。对于调解不能的案件则推进诉讼程序,由法官再次组织调解,力求找准利益“最大公约数”、找出矛盾化解“最优解”,齐力绘好诉源治理“同心圆”。 

科技赋能提质效满足群众新需求

河西堡法庭始终牢记人民群众对“公正与效率”的期盼,推动现代科技与审判执行等法院各项工作的有效衔接,打造更高水平的智慧法庭,推动法庭工作向服务便捷化、审判智能化、执行高效化迈进。法庭借力网络科技,快速化解矛盾纠纷,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司法新需求。采用微信速调简易纠纷,通过与纠纷当事人建立微信群的方式,进行线上调解。通过“互联网法庭”实现远程调解、远程开庭,调解成功后由法庭进行线上确认,有效降低化解纠纷的经济成本与时间成本,推动矛盾纠纷化解向智能化迈进。

图片

送法进企促发展优化营商献力量

紧紧围绕“提供司法服务,优化营商环境”这一目标,主动聚焦企业发展需求,对涉企案件开通“绿色通道”的同时,依托“万民干警联万企”活动,常态化开展走访企业活动,真正把社会制度优势、党的领导优势转化为诉源治理工作效能,积极帮助企业防范经营风险,促进企业健康有序发展。在一起买卖合同纠纷案件中,经法庭组织党员干警实地走访、多方调解,某公司主动履行了109.6万元货款,既维护了企业的合法权益,又有效减轻企业负担。

图片

小事见真情,行动鉴初心。下一步,河西堡法庭将继续在推动村庄和谐、产业发展等方面精准发力,采取更多法治举措,提供更优质、更便捷的法律服务,努力搭建新时代的“枫桥”,这桥是群众纠纷的“连心桥”,更是共建共治的“立交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