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金昌法院坚持市场化、便利化、法治化原则,将深化“执破融合”改革作为破产审判改革创新的重要抓手,充分释放“执破融合”制度对经营主体的救治和退出价值功能,切实保障债权人、债务人及企业职工等各方合法权益,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和发展动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金昌转型跨越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
项目概况
今年年初,金昌法院立足实际,守正创新,将深化“执破融合”助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确定为法治为民办实事项目。该项目旨在打破执行程序与破产程序之间的壁垒,建立高效衔接、协同联动的工作机制,将执行程序的强制力与破产程序的概括清偿、出清功能有机结合,实现对困境企业的精准识别、快速处置和有效救治,最大限度兑现当事人胜诉权益,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是司法领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一项重要实践。截至目前,全市法院审结破产案件5件,结案率为100%,其中移送执转破案件1件。
做法成效
构建协同联动机制,打通程序衔接壁垒。紧紧依靠党委政府,充分争取政府部门在便利管理人履职、财产处置、职工安置、招商引资等方面的支持。打破法院部门之间的职能壁垒,推动执行、立案、破产、技术等部门协同配合,定期召开“执破融合”工作会议,解决跨部门联动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一体推进破产案件办理。明确对于执行中发现企业法人符合破产条件且无挽救可能的,及时引导当事人申请或依职权移送破产审查,实现“当破则破”;对于有营运价值和再生希望的企业,积极引导适用破产重整、和解程序,助力企业“涅槃重生”。
优化识别分流标准,实现精准分类处置。建立“疑似破产原因企业”筛查机制,在执行立案、财产查控等环节,重点关注涉众涉稳、涉及职工权益、经强制执行仍无法清偿债务的企业法人。通过设置科学的评估指标,对企业的资产状况、负债情况、经营前景等进行综合研判,精准区分“僵尸企业”与具有挽救价值的企业,为后续适用破产清算或重整、和解程序奠定基础。
强化财产查控共享,提升资产处置效率。充分利用执行网络查控系统,在移送破产前或破产审理初期,快速查明债务人财产信息。建立执行查控财产信息与破产程序共享机制,避免重复劳动,防止程序空转。在执行阶段已完成的财产评估、拍卖等准备工作,经审查确认后,在破产程序中应用尽用,显著缩短破产财产处置周期。
创新履职保障模式,维护各方合法权益。高度重视职工债权、小额债权的清偿,设立专项协调机制,优先保障民生权益。对于“无产可破”案件,积极协调争取财政支持并给予适当补助,确保程序顺利推进,不让弱势群体因程序空转而权益受损。
深化信息平台应用,赋能智慧执破融合。积极融入全国法院“一张网”,依托法院智慧执行、破产审判等信息系统,打造“执破融合”一体化办案平台,实现案件信息互通、流程线上流转、节点全程监控、数据统计分析,为法官决策、监督管理、效率提升提供科技支撑,以数字司法实现数字正义。
经验启示
坚持党委领导、府院联动是根本保证。“执破融合”涉及面广、协调难度大,必须紧紧依靠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构建起“党委领导、政法委协调、法院主办、部门联动”的工作格局,才能有效凝聚合力,破解难题。
坚持依法推进、机制创新是核心动力。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同时在法律框架内积极探索程序衔接、职责配置、财产处置等方面的创新举措,是“执破融合”工作持续深化、取得实效的关键。
坚持权益优先、保障民生是价值追求。始终将维护债权人、债务人企业职工等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特别是弱势群体的基本生存权益放在首位,是“执破融合”项目赢得群众认可、体现司法温度的根本所在。
坚持协同高效、提质增效是目标导向。通过执行与破产程序的深度融合,有效避免了程序空转和资源浪费,显著提升了困境企业处置的整体效率与效益,实现了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执破融合”项目是深入践行司法为民的生动体现。下一步,金昌法院将始终坚持人民至上,不断深化和完善“执破融合”工作机制,让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成色更足、底色更暖,依法守护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金昌法院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或建立镜像 您是第 位访客
地址:甘肃省金昌市金川区天津路97号 邮编:737100 E-mail:jczjfy@163.com
金昌市中级人民法院主办 陇ICP备10200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