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永昌县法院清河法庭成功调解6起劳务合同纠纷案件,为陈某等12名农民工(均为夫妻搭档)吃下了一颗“定心丸”,以高效便捷的司法服务化解民生难题,切实维护了劳动者合法权益。
2025年8月底起,陈某等6对夫妻(均为外来务工人员)陆续在某农业有限公司租赁经营的冷库从事削菜工作。工作结束后双方未完成工资结算,某农业有限公司以种种理由未支付劳务工资,陈某等人遂决定向永昌县人民法院清河法庭提起诉讼,但陈某等人既未准备诉状,也未收集证据材料,立案成了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法庭工作人员遂立即与镇法律服务所取得联系,当天为他们申请了法律援助,法律服务所工作人员当天为他们准备好了诉状,并整理了完整了证据材料。
案件受理后,承办法官迅速研判:该案虽事实清晰,但涉及6个家庭的“血汗钱”,属于典型的涉民生案件,直接关系群众急难愁盼。为减少当事人诉累,法官第一时间启动涉民生案件快速处理机制,立即联系某农业有限公司核实情况,向其释明拖欠劳务工资的法律后果及执行风险,同时安抚劳动者情绪,引导其理性表达诉求。
随后,法官组织某农业有限公司与6对夫妻代表及其法律援助律师开展面对面调解,仔细查阅证据材料、核对工资金额,充分听取双方意见。针对某农业有限公司提出的资金周转困难等情况,法官从法理与情理出发双向劝解,引导劳动者理解某农业有限公司实际困境,同时督促某农业有限公司正视付款义务。
经过数小时耐心沟通,至晚上11点钟,双方最终达成一致调解意见,法庭当即出具调解书,赋予其强制执行效力,彻底打消劳动者对“协议难履行”的顾虑,此次纠纷实现当天立案、当天调解结案,高效化解矛盾的做法赢得了12名劳动者的一致认可,下一步,清河法庭将积极督促涉案公司在履行期限内自觉履行债务,实质性化解此次纠纷。
民生案件无小事,高效司法暖民心。清河法庭始以新时代“枫桥经验”为指引,将“案结事了人和”的理念融入纠纷化解全过程,不满足于简单定分止争,更注重弥合当事人之间的矛盾裂痕,秉持“如我在诉”理念,将调解贯穿审判全流程,通过开辟快速通道、精准释法说理,为群众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解纷路径,用司法温度守护劳动者“钱袋子”,为社会和谐稳定筑牢司法保障。
金昌法院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或建立镜像 您是第 位访客
地址:甘肃省金昌市金川区天津路97号 邮编:737100 E-mail:jczjfy@163.com
金昌市中级人民法院主办 陇ICP备10200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