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金昌法院网,今天是 2025年07月16日 星期三
基层法院:  金川区 | 永昌县
  • 关注:
当前位置:首页 » 法院文化

书香法院 | “品经典”读书分享(六十七)——《汉字与中华文化十讲》

来源: 作者:金昌中院刑事审判团队 赵鑫 责任编辑:金昌法院 发布时间:2023/3/9 17:23:04 阅读次数:
字号:A A    颜色:

近些年,国人学习国学的热情似乎又重新高涨了起来。从最早的《红学》到《百家讲坛》,我们这一代人,第一次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开始有了兴趣。而近两年热播的《朗读者》、《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等,又一次将国学文化与娱乐相结合,掀起了新的一轮热潮。这也算是中国传统文化与时俱进的一种表现了。这些节目,我看的不多,并不是不喜欢欣赏这些阳春白雪,只是实在没有大把时间对着电子屏幕气定神闲,只能在闲暇时翻两页书,聊以慰藉。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五千多年的积淀,就是最上面这一层浮土,也够我们“吹尽黄沙始见金”了。中国汉字横平竖直,人如其字;唐诗宋词阴阳平仄,寓情于景;四大名著童叟交赞,千载流芳;五行易理相生相克,万物之道……

但是,如今的世界是知识爆炸的世界。知识、信息如快餐一样,好吃便宜又快,而又哪里有人肯静下心来慢慢咀嚼传统文化的精髓。不能说国人数典忘祖,只是中国传统的弘扬和发展,更重要的是要与时俱进,与时代的发展相结合。可能有人会觉得,几千年前老祖宗流传下来的东西,有其历史的局限性,很多观念和想法与现代人格格不入。其实也不尽然,现代文化有很多都是传统文化一脉相承的,只是表现形式不同而已。中医的经典理论中,讲求“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简言之就是:知道什么病就用什么药,病症的表现不同,药也不同。换言之,传统文化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应用也不尽相同。

热播剧《少年派》中男主人公为了教育女儿读书的重要性,用古文解说了一些网络流行语。首先一个是“有钱任性”,男主张嘴就说出了这样一句古文“家有千金,行止由心”。女儿一脸惊呆的表情“我真是跪了”,男主略一思忖解道“膝行而前,以头抢地”。女儿更是大跌眼镜喊话“我读书少你不要骗我”,父亲话不多说张嘴就来“君莫欺我不识字,世间安能有此事”,让人在捧腹之余也不得不赞叹我国汉语文化的博大精深。

这些虽是有些戏谑的成分,但是中国传统文化与时代相结合确实能够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这也是为什么《中国诗词大会》这样的节目能够圈粉无数的原因了。

诚然,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学习的渠道也随着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关于如何学习,先贤经典中阐述的方法不胜枚举。“头悬梁、锥刺股、凿壁偷光。”“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熟读精思、虚心涵泳。”……这些都是方法,而学习最关键的则在于心。

在经典名著《西游记》中,孙悟空七十二变,上天入地,本事大吧。那他是在哪学来的?原著中有云:猴王参访仙道……忽行至西洋大海……过一山坡,约有七八里远,果然望见一座洞府……上有一行十个大字,乃是“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细细一品,作者原来在这里玩了一个文字游戏:灵台上方寸大小的山,不就是心的形状?而一轮斜月,边上三个星星,不就是个“心”字?通天之能尚可由心而生,万事只要用心,能有不融会贯通之理?

明代大儒王阳明也说过: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这里的心指的是本心,也是指初心。而不忘初心,就像这本书中讲的:“我们了解古代汉字的发展并不是为了复古,而是为了更深刻的了解今天的汉字经历了多么漫长的岁月历程,负载了多么丰满的文化,让我们赞美中华民族的智慧,为之骄傲,也更为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