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花一鸟一世界,倾其一生写照万物
初识《自然而然:曾孝濂自传》是在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文津图书栏目,平实自然的文字、精致细腻的插画,吸引我购得一本实体书细细品之。浓浓的纸香带我认识了植物科学画、博物画这个科学与艺术完美融合的文化元素,感受到了老一辈科学家的纯粹与坚守。“当我们随手拾起一片枯叶,细细端详,你会发现它很美,是灿烂之极归于平淡之美,是阳光雨露、寒来暑往之后的坦然自若之美。但愿人能随秋叶静静地来,悄悄地走。和其光,同其尘,与时舒卷。待到秋色斑斓后,化作一缕清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著名生物艺术画家、邮票设计家曾孝濂老先生在他85岁的时候用这种亲切自然的文字以及300多幅精美画作和珍贵历史照片,用第一视角讲述了中国植物科学绘画发展史,生动记录了中国植物学史的重大事件与重要人物,展现了一位始终以画笔回应时代召唤的杰出科学艺术家勤奋卓绝、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带读者感受科学与艺术交织的震撼,体悟生命的坚韧与美好,沉浸一场跨越时空的自然美学之旅。
无一叶无出处,无一花无根据。终生与植物标本为伴,为植物画像,用写实而朴素的绘画语言,描绘各种植物的生长规律和形态特征,最终以插图的形式出现在植物志和植物学专业著作中。164位植物科学画画师用坚持与执着,历时45年完成《中国植物志》80卷126册插画绘图工作。这种精神让读者深切感受到人生的意义在于过程,过程积淀知识、磨炼意志、练就本领,一点一滴积累生命的价值。就像作者在书中写到,在人生的旅途中,每走一步并非都是预先设计好的,要学会珍惜和把握生活中的不期而至,看似偶然的相遇相知,或许会决定你的志向、观念和人生。你会心甘情愿地为之付出和拼搏,尝尽人生百味而又淡定从容,一切仿佛都是顺理成章而又自然而然。要以敬畏之心做挚爱之事,知足知不足,有为有不为,一息尚存,折腾不止。
书中精心选配了作者不同时期、不同领域的代表画作。读者可以跟随作者的笔触,图文对照,细致入微地感受其在博物画、邮票设计、中国国画、世博园门票设计以及五彩釉下彩画瓷等创作过程。作者的画严谨如科学,又灵动如艺术。画中的动(植)物,即有细如针尖的绒毛,又有清晰精准的花瓣纹理和叶脉走向,还有自然和谐的精巧构图和活灵活现的神态动作,能够让静态的标本在纸上“活”起来,让普通读者都能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可以近距离感受生命现象的智慧和神奇,叹为观止地领略到造物者鬼斧神工的创造力。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影响世界的中国植物》(作者专为同名纪录片而作)和《中国鸟》(作者专为特种邮票而作)两幅作品。前者在2.5米宽的画卷中收载了37种原产中国的本土植物,包含了实用植物、观赏植物和孑遗植物,十分精妙;后者以我国独有的红腹锦鸡(古代神话中凤凰的原型)为视角焦点,将9种鸟类按照其生活习性集中展现在一幅画卷中,有飞的、有立的,或观望或觅食,各行其是,自然生动。这些珍贵的画作不仅为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更成为兼具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的瑰宝。
读过这本书,会让人对人生有更加平和、清新的认识,对自然万物更有敬畏之心,对工作和生活中的不期而遇而坦然处之。轻轻合上生机盎然的绿色绒皮书卷,感觉心旷神怡,又意犹未尽,仍需反复细品。
金昌法院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或建立镜像 您是第 位访客
地址:甘肃省金昌市金川区天津路97号 邮编:737100 E-mail:jczjfy@163.com
金昌市中级人民法院主办 陇ICP备10200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