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金昌法院网,今天是 2025年01月15日 星期三
基层法院:  金川区 | 永昌县
  • 关注:
当前位置:首页 » 法院文化

书香法院 | “品经典”读书分享(二十二)——《苏东坡传》

来源: 作者: 责任编辑:金昌法院 发布时间:2022/11/3 9:55:46 阅读次数:
字号:A A    颜色:

    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读书可以让人坚定信念、滤除浮躁、丰富知识、明辨是非、提升才华、修身养性。为了大力加强法院文化建设,切实落实《金昌市中级人民法院关于打造学习型干警研究型团队书香机关的实施方案(试行)》,金昌中院将持续开展“荐书、读书、品书”活动,每周通过微信公众号推荐一本书籍,每天推送干警读书心得,“真正把读书学习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自觉做到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进一步推动形成读经典、学理论、强素质、作表率的浓厚氛围。

      海到尽头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  金昌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二庭三级法官 宋园莉

    最近读了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林语堂先生对苏东坡的钦慕仰望之情溢于言表,我也深以为意,苏东坡到底是一个让人想起就会嘴角上扬的存在。我私以为,苏东坡是世间不可无一难得有二的人,他是天地间的凤毛麟角。他集儒生、文学家、诗人、书法家、画家、建筑师、酿酒师、佛教居士等于一身。于散文,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于诗,他站到了宋诗的最高点;于书法,他与黄庭坚、米芾、蔡京合称北宋四大家;于绘画,他最早提出文人画的概念;于词,他开创了一个全新的流派,自成江海的他,随意施出一瓢,便能灌溉许多田园。东坡不刻意为文,而文绝千古;不刻意为人,而名重九州,他最成功的作品,不是《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不是《赤壁赋》,也不是他画的墨竹,而是他自己——他那丰富而别有趣味的人生。

    才华横溢的人生.他的诗,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激昂豪迈,有“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深情款款,有“欲把西湖比西子,淡装浓抹总相宜”的清新雅致,有“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的任性天真,还有“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人生哲思,其境界皆开辟古今之所未有,天地万物,嬉笑怒骂,无不鼓舞于笔端。透过东坡,我触碰到中国文人飘忽的衣袂,聆听到中国文化舒缓的脉动,也读出了精致典雅、逞才斗巧的北宋味道。

    豁达乐观的人生.“成也其诗,败也其诗”用在东坡身上再恰当不过了。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哪一方面拿出来都值得仔细计较一番。苏轼45岁时被贬黄州,他义救弃婴,改变民俗;59岁被贬惠州,他改良农具,造福一方;62岁被贬儋州,他教化乡民,开一方文脉。一般人经历这些,早已牢骚满腹,好在东坡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他没有郁郁寡欢,在密州,他写出了公认为最好的中秋词《水调歌头》,那动人的词句和凄美的意境至今长盛不衰,身处的岭南蛮荒之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也正是苏东坡明朗豁达心境的写照,周国平评价苏东坡说:“读东坡豪迈奔放的诗词文章,你简直想不到他有如此坎坷艰难的一生”,的确,苏轼硬是把“一蓑烟雨”过成了“诗与远方”。

    有情有趣的人生.他是熙熙攘攘中擦身而过的布衣客,也是激扬文字的大诗人,他爱美食,自创东坡肉、东坡凉粉;他爱茶,凡有名茶佳泉处他皆作诗以颂,别出心裁地构想出东坡提梁壶以传后世;他亦禅,常与佛印打坐参禅游湖。他比中国其他诗人更具有多面性天才的丰富变化感和幽默感,德才兼备,心灵却像个口无遮拦的天真孩童,当看到别人家豆苗茁壮成长,心里着急会忍不住感慨“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当丰收时也会兴高采烈地去向别人炫耀。他平易近人,一生交友无数,与三教九流游戏,即使引车卖浆者,亦可成为知己,其兄弟情深,妻妾对其关爱有加,就像林语堂先生所说,苏东坡像一阵清风过了一生。成固欣然,败亦可喜,谁能说他过的不幸福呢?

    苏东坡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个记忆。但是他留给我们的,是他心灵的喜悦,是他思想的快乐,是他惊艳古今的有趣灵魂,万古不朽。苏东坡终究以其豪迈、柔情、率性、天真活成了让后世念念不忘的千古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