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夜间,刚从武威凉州区出差返程的永昌县法院执行局干警,顾不上休息便投身“暖冬护航”专项执行行动,连夜前往县城城郊某村,寻找拖欠青海省海西州某牧民近5万元购羊款的被执行人赵某。此前,赵某不仅以“没钱”推诿执行,还拒接电话、不回信息,与干警玩起“躲猫猫”,成为典型的“硬骨头”。
首次上门:烟火气里觅线索,追逃遇挫不气馁
当晚20时15分,干警们抵达赵某家。院外撞见其妻子称赵某外出打工半年,干警却发现屋内火炉炭火正红,案板上备好热汤面及配菜,判断赵某大概率藏于附近。此时一名男子驾车靠近,瞥见警车后立即转向逃跑,干警分头排查半小时,只在巷道内发现未拔钥匙的电动车一辆,但因无牌照无法确认车主,为不扰村民休息便驾驶警车离开了村子。
二次折返:“回马枪”藏巧思,细节里见坚持
二次折返,带队干警决定不开车灯、摸黑进村。晚9时30分,干警们将警车停放于村外蹑足重返村落,赵某妻子见干警再度出现神色慌张。进屋后发现此前的面条配菜已被收起,其解释牵强,且村西巷道内的车也已不见。干警判断赵某及家人在暗处观察干警是否会返回,决定佯装离开,伺机而动。
三次排查:墙角线索现踪迹,坚持终破执行局
晚22时15分,气温骤降,干警们扩大排查范围,对村口主干道周边墙角、柴垛等隐蔽处逐一搜寻。在赵某家百米外的墙角,发现一辆藏于阴影中的电动车,驾驶座上正是赵某。原来他一直躲在车内观察,但因干警徒步折返,没有发现。赵某此前多次规避追查,面对干警出示的执行依据,以及“隐匿行踪可能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法律释明,赵某终于松了口:“我错了,我不是故意不还,就是怕被强制执行……”当晚23时许,赵某联系家人送来2万元执行款,并与牧民达成和解,承诺2个月内付清剩余3万元。
当干警们带着签好的协议返回法院时,已值深夜。案卷上的签字墨迹未干,执法记录仪里还存着夜间排查的画面——这场跨越3个小时、三次上门的执行行动,没有惊天动地的场面,却藏着干警们对“执行难”的不妥协:从留意一碗热汤面的细节,到顶着寒风徒步追查,再到不放弃任何一处角落,他们用执着让法律条文落地,让牧民的辛苦钱有了着落,更坚守着司法公正的最后一道防线。
金昌法院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或建立镜像 您是第 位访客
地址:甘肃省金昌市金川区天津路97号 邮编:737100 E-mail:jczjfy@163.com
金昌市中级人民法院主办 陇ICP备10200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