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收到短信显示可提前查高考分数,或有军校、名校定向招生计划、内部指标的,都是诈骗!一律不看、不咨询!
【典型案例】周先生孩子刚参加完高考。一天收到一条短信显示可以提前查分,后面附一条链接。周先生查分心切,没多想就点击查看,结果打开是一个虚拟查分网站,之后其银行卡内5万元资金被转走。
【法官寄语】近期正值高考、中考结束,诈骗分子纷纷将目光盯上了考生和家长,以提供查分服务、花钱代为填报志愿、掌握补录名额等为由,诱骗家长点击带有木马病毒的查分链接或让家长花钱进行“打点”、交保证金、指标费等“提前录取”,以此来实施诈骗。
NO.7
凡是声称考生已被录取,让考生将学杂费提前打入指定的私人账户等,都是诈骗!一律不信、不打钱!
【典型案例】2023年高考结束后,考生陈某某收到一份“精美”的录取通知书,显示其已被一所从未报考过的“某某职业技术大学”录取,还附有“官方网站”和联系电话。陈某某与家人登录网站后看到学校介绍、专业设置等信息,还附有大量图片,看似十分正规。陈某某与家人信以为真,便按照要求提供网站链接交纳学杂费1万元。后陈某某通过正规渠道查询录取信息,才发现所谓的学校根本不存在。
【法官寄语】骗子往往通过非法手段获取考生信息,制作逼真、精美的虚假录取通知书,附上虚假的学校官网、联系电话等信息,要求考生提前交纳学杂费等,诱骗考生及家长钱财。考生收到录取通知书后一定要通过正规的渠道查询录取信息,千万不能轻信!
NO.8
凡是自称“领导”,主动申请添加QQ、微信等社交账号,先嘘寒问暖关心工作,再发送伪造的转账延迟到账截图,后以帮助亲属朋友为由让你转账汇款的,都是诈骗!一律不信、不转账!
【典型案例】某天,徐女士收到一个微信好友申请,对方自称是某政府领导,徐女士信以为真便添加了对方微信。随后“领导”以亲戚急需用钱为由,要求徐女士代其转账20万元到指定账户上,徐女士觉得可疑,便联系该领导核实发现系骗子所为,随后报警。
【法官寄语】骗子会通过浏览政府网站来掌握被害人的名字、工作单位、甚至职务,然后冒充“领导”与被害人相识并熟悉,之后再通过所谓的“公事”或私事来要求被害人转钱。切记,领导一般不会跟下属借款,转账延迟到账截图是能够通过PS来伪造的。接到此类信息,务必抹开面子,及时打电话或当面跟领导确认!
NO.9
凡是以各种名义发送不明链接,通过社交平台添加微信、QQ拉你进群,让你点击链接下载APP进行投资、退费的,让你输入银行卡号、手机验证码和各种密码的,都是诈骗!一律不信、不点击!
【典型案例】近期,王女士收到一条声称是某电商平台的优惠信息,点击链接后,账户资金被迅速转走。
【法官寄语】谨慎对待以优惠、扫码送礼品、订单异常等为内容的未知链接和二维码,不要点击和扫描,要通过官方渠道进行核实。购物要通过正规电商平台或实体店进行,避免使用非官方APP和网站。注重保护个人信息安全,不随意透露、或在不安全的环境下使用个人信息,防止上当受骗!
NO.10
凡是声称认识某单位领导、办案法官等,可以为家人、亲戚、朋友办理入学、入职、岗位调动、职务升迁等,或者声称可以为案件当事人打赢官司、对刑事被告人从轻处罚或免予刑事处罚,需要花钱“打点”,要求转账、付钱的都是诈骗!一律不信、不转账!
【典型案例】某天,黄先生在朋友的饭局上认识了李某某。李某某声称认识很多单位领导,可以帮忙找工作、入学等。后黄先生女儿即将大学毕业,找了多家公司、单位均不满意。黄先生便找到李某某帮忙。李某某要求黄先生拿出10万元现金给某某领导送礼,黄先生遂给李某某10万元现金。后黄先生等了很久都没有消息,多次催促李某某未果,便要求李某某退钱,李某某称钱已经用来请客送礼花销了。黄先生无奈报警,公安机关调查发现李某某还涉嫌多起类似的诈骗。
【法官寄语】一直以来,入学、就业都是家长最操心、最重视的两件大事,甚至为了子女入学、找工作到处花钱、找人、请托,希望给子女谋个好未来。这也给一些诈骗分子可乘之机。诈骗分子往往捏造认识相关领导,甚至捏造领导身份,以请客吃饭、送礼打点为由,让家长掏钱,最后事没办成,钱也打了水漂。家长们要牢记,入学、找工作要仔细了解相关的政策规定和要求,通过正常的招考渠道进入,不要轻信他人,以免上当受骗!
金昌法院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或建立镜像 您是第 位访客
地址:甘肃省金昌市金川区新华路80号 邮编:737100 E-mail:jczjfy@163.com
金昌市中级人民法院主办 陇ICP备10200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