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金昌法院网,今天是 2025年09月03日 星期三
基层法院:  金川区 | 永昌县
  • 关注:
当前位置:首页 » 中院新闻

永昌县法院“八个即时”奏响智慧执行“加速曲”

来源: 作者: 责任编辑:金昌法院 发布时间:2025/8/27 17:57:29 阅读次数:
字号:A A    颜色:

“判决赢了,钱却拿不到”——这曾是不少群众对“执行难”的无奈感慨。为破解难题,永昌县法院紧扣“执行难”破解关键,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工作规范化、专业化建设要求为指引,锚定执行质效提升核心目标,通过优化机制聚合力、科技赋能强支撑,瞄准执行流程中“耗时长、环节繁、体验差”等堵点,创新打造“执行指挥中心+执行团队”的“双轮驱动”模式,推出兼具“繁简分流快、集约管理优、权责划分清”特点的“八个即时”执行法。让执行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跑”起来,让群众切实感受到执行“加速度”。

立案信息即时核,让群众立案即明“路径”


经立案,执行庭指挥中心立即启动“信息核对+风险告知”双流程,法律文书通过电子渠道“秒送达”,法官联系电话同步附上,从立案那一刻起,当事人就清清楚楚知道“找谁办、怎么办”,焦虑感少了,踏实感多了。看似简单的“首接服务”,实则是对“程序正义”的细节诠释——让群众在司法流程的起点就感受到被重视、被尊重,是消解对立情绪、提升配合度的关键一步。

网络查控即时启,让财产追查“不隔夜”


依托“总对总”“点对点”查控系统,协同公安、银行、不动产等部门织密“数据天网”,对被执行人财产进行“地毯式扫描”,立案后24小时内,存款可冻结、房产能锁定,从技术层面筑牢了“规避执行”的防线。在对被执行人某建材公司拖欠农民工工资案立案后,即时查控,24小时内就冻结了被执行人名下18万元存款,让被执行人“转移财产”的侥幸心理彻底落空。

执行案款即时发,让救命钱“不拖延”


对小微企业而言,案款是维持经营的“救命钱”,对困难群众而言,是保障生活的“安心钱”。为此,永昌法院执行庭开通案款核发“绿色通道”:20%的案款实现当日到账当日发,50%的案款做到3日内发放,复杂确需分配的案款15日内必清。即时发放的背后,是司法对民生需求的敏锐回应。

委托执行即时办,让跨域协作无壁垒


外地法院委托执行请求“即收即办”,材料线上流转、进度实时追踪,打破“地域阻隔”,让执行力量“跨省联动”像“同城协作”一样高效,更彰显了“全国法院一盘棋”的大局观,让司法正义不会因地域差异而打折扣。

失信信息即时录,让“老赖”寸步难行


一旦被列入失信名单,信息1小时内同步至公安、金融、市场监管等30多个部门,贷款、购房、出行全受限,真正让“老赖”一处失信、处处难行。同时开通规范化信用修复通道,鼓励“知错就改”,这种“惩戒+修复”的双重机制,既维护了法律权威,又给失信者留了“回头路”,在刚性约束中注入了柔性引导,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向更健康的方向发展。

网拍辅助即时做,让司法拍卖“阳光透明”


从公告发布到平台对接全流程专人负责,标的物信息“明明白白”,竞价过程“全程阳光”,杜绝暗箱操作,让司法拍卖既“高效”又“安心”。在网拍某不动产时,永昌法院从信息核验到最终成交仅用15天,溢价率达12%,既保障了债权人权益,也实现了财产价值最大化。

信访接待即时应,让群众诉求“有回音”


线下有“庭长接待日”每周二定期接访、执行法官日常值班,线上有网络平台24小时接收诉求,群众疑问“即来即答”、问题“接诉即办”,执行工作离民心更近了,也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司法的“温度”,从而增强对法治的认同。

线索举报即时收,让被执行人“躲无可躲”


执行干警电话全网公开,执行110线索举报“随收随转”,发现可执行财产15分钟内启动行动,需要现场查控的“接到指令就出发”,让被执行人“躲得过一时,躲不过随时”,传递出“法律绝不姑息逃避者”的坚定态度,对潜在的失信行为形成强大震慑,从源头减少“执行难”的滋生土壤。从“纸上判决”到“落地执行”,从“立案即明路径”到“案款快速到账”,从“跨省协作提速”到“老赖寸步难行”,永昌县法院用“八个即时”奏响智慧执行“加速曲”,在每一个细节中体现“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这不仅是司法理念的升级,更是对群众期盼的深刻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