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法文苑】“品经典”读书分享之144——读《西行漫记》有感

网站首页 » 法院文化

【金法文苑】“品经典”读书分享之144——读《西行漫记》有感


来源: 责任编辑:金昌中院第三党支部 张建军
发布时间:2024/8/1 8:42:45 阅读次数:4755

图片

《西行漫记》又名《红星照耀中国》,当时因为便于在“白色中国”发行才译成西行漫记的。坦率地讲,我更喜欢“红星照耀中国”这个名字,觉得更有中国革命的特色。《红星照耀中国》是20世纪国际上第一部客观描写中国红军的纪实文学书籍,主要记述了1936年-1937年间,外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突破当时国民党对中国红军及苏区的重重封锁到达陕甘宁边区,对中国红军的一系列采访。这本书的出现打破了国民党的新闻封锁,以客观真实的记录,首次向世界讲述了中国红军和苏区的真实情况,相当程度上改变了国际上对“红区”的偏见。从多个方面展示中国共产党为民族解放做出的艰苦奋斗和牺牲奉献,瓦解了种种歪曲、丑化共产党的谣言。斯诺通过对领导人和普通民众的观察和描述,把红区党组织、各种文件、会议等内容转变为让读者读起来感到亲切生动的文字。

作品描绘了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战士坚韧不拔、英勇卓绝的伟大斗争画卷,以及领袖人物平凡而伟大的精神风貌。在书中斯诺探求了中国革命发生的背景、发展的原因。斯诺用毋庸置疑的事实向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事业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照耀着全中国,全世界。

作品的意义在于它首先是以一个外国人的视角,客观地向全世界报道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西方人第一次了解到中国共产党人的真实生活。在陕北,斯诺采访了众多共产党领袖和红军将领,如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彭德怀、贺龙、徐海东等。书中对毛泽东、周恩来等革命领导人的生活记述十分可贵,具有鲜明的特色。在斯诺的笔下,这些伟大的人们既有性格禀赋各异的一面,又有可爱可亲、生活化的一面。他描述他们的言谈举止,追溯他们的家庭环境和青少年时代,找寻他们成为共产党人的原因。不仅如此,这本书的意义还在于书中不仅记录了考察所得的一手资料,而且深入分析和探究了“红色中国”产生发展的原因,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做出了客观评价。

这本书记述的历史真实而纯粹,文字描写质朴而真诚,极大地丰富了我们对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历史的了解,第一次对很多伟大的历史人物毛泽东、朱德等有了一种亲近感的认知,他们是神圣的、伟大的,同时也是可亲的、充满烟火气息。在这本书的描写中,历史不再是时间、地点、事件的堆砌,而是有血有肉的,是热情、青春、活力与血汗交织的中国共产党、中国红军,乃至中国人民的奋斗史。这份历史是活生生的,而且充满了细节,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伟大人物的经历,都是从一个简单的起点经过了多少坎坷曲折而最终功成。在这份历程中,经历的困难与危机无数,扑倒在路上的仁人志士也无数。

在新时代,我们更要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最大的贡献。


甘肃法院网版权所有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建宁西路1950号
邮编:730070 E-mail:gsgyxcc@163.com

陇ICP备10200000号
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