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永昌县人民法院清河法庭妥善调处了一起因祖坟受损引发的侵权纠纷,法官从法、理、情角度巧妙化解了原、被告之间的矛盾,被告当庭履行赔偿款17000元,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
2022年9月,永昌县朱王堡镇某村开展高标准农田土地平整工作,并与甘肃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签订了劳务承包协议书。2022年9月27日,该公司在作业过程中,因挖掘机驾驶员操作不当将王某等15人的两座祖坟坟头推平,引发矛盾纠纷。经镇、村两级基层组织多次调解,因双方对赔偿金额分歧较大,未能达成一致意见。2024年3月,王某等15人将该公司等3名被告起诉至永昌县法院清河法庭,要求赔偿损失10000元及精神损害抚慰金80000元。受理该案件后,承办法官考虑到该类案件处理不好容易激化矛盾,简单判决难以消除对立情绪,只有解开心结才能从源头上化解矛盾纠纷。为妥善化解此次纠纷,达到案结事了的效果,承办法官通知双方到当地村委会所设法官联系点做调解工作,但因双方分歧较大,未能达成一致意见。法庭决定开庭审理该案,在查明案件事实的基础上,再次开展了调解工作,因涉案坟墓尚未修复,损失不经鉴定程序无法固定等问题,双方仍未达成一致意见。庭后,承办法官多次与双方当事人电话沟通,从法、理、情角度出发,充分运用公序良俗、乡风民情,耐心疏导当事人的情绪,双方矛盾逐渐缓和,最终,双方握手言和,达成了一致调解意见,该起矛盾纠纷圆满化解。
孝亲报恩,慎终追远。坟墓是后辈缅怀先人,寄托哀思的精神载体,连接着家族的历史和传承。因祖坟发生的矛盾纠纷,如果处理不善,可能激化矛盾甚至引发群体性事件。面对矛盾纠纷,清河法庭积极践行“枫桥经验”,秉持尊重逝者,兼顾法理情的原则,平衡情理和法理,使调解工作达到明事理、解怨气、促和谐的目的,本案通过诉前、诉中、庭后调解,既公正、和谐、合理地化解了矛盾纠纷,也保障了逝者的人格权益,弥补了逝者近亲属的精神损害,同时也宣扬了公正、文明、和谐、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