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法文苑】千里月圆

网站首页 » 法院文化

【金法文苑】千里月圆


来源: 责任编辑:
发布时间:2023/9/29 17:36:45 阅读次数:1153

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两年前的中秋夜,是我为数不多不在家中度过的中秋,那趟疾驰的列车上,好像并没有谁认真的为这个中秋隆重准备,一如往常般聊天、睡觉玩手机,没有月饼、瓜果之类,节日的氛围被车厢里泡面的气味冲淡,潮湿的空气裹挟着混合的气味直冲人的鼻腔,莫名生出一种颠沛流离之感。直至夜幕降临,车厢内逐渐安静下来,华北平原上一轮圆月缓缓升起,临窗的人最先发现,默默注视着窗外。渐渐地,月亮跳出地平线,像黄玉色的缎子,晕着柔柔的月光,洒在大地上,窗外飞驰而过的村庄,在这月光的烘托下,一片平静祥和。不知哪里的小朋友惊喜地大喊“哇!妈妈你看,月亮好漂亮”。像是一声号令,大家都放下手中的事,抬头望向窗外。越来越多的人低声惊叹:“真的好漂亮”“好圆啊……”,小朋友更是把脸贴在车窗上,挤得五官都变了形。

短暂的欣赏过后,车厢里又喧闹起来,爷爷奶奶们坐在床边,拿起保温杯喝一口热水,看一眼月光,仿佛置身于自家庭院般喝茶赏月,温柔的目光定格在远处,落在他们的岁月长河中;叔叔阿姨们拿着手机跟远方的亲人视频,举起手机拍拍自己,拍拍月亮,拍拍车厢里的其他人,聊着最普通的家常话,却难掩笑意;年轻人多是拿起手机,定格下这美好的瞬间,用更含蓄的方式与亲朋好友分享这列车上的中秋月光,这跨越千里的情感,在这轮圆月的牵引下,距离又拉近了一点。在这趟列车上,没有人在意你是谁、什么身份、过得好不好,你拿起手机的那一刻,眺望远方的那一刻,面带笑容的那一刻,这些外在的东西都失去了意义,有家人、有朋友、有过往便足够。

传统节日像是烙印般刻在每一个中国人的骨血里,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岁月如何更迭,明月始终是明月,这些刻在骨子里的牵绊依旧能给人带来心灵的润泽,它蕴含的生命力,既来源于源远流长的民间传说和民俗活动,更是每一个人心中那份沉甸甸的牵挂。


甘肃法院网版权所有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建宁西路1950号
邮编:730070 E-mail:gsgyxcc@163.com

陇ICP备10200000号
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