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法院 | “品经典”读书分享(十)——《马未都说》

网站首页 » 法院文化

书香法院 | “品经典”读书分享(十)——《马未都说》


来源: 责任编辑:
发布时间:2022/10/9 9:37:21 阅读次数:767

    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读书可以让人坚定信念、滤除浮躁、丰富知识、明辨是非、提升才华、修身养性。为了大力加强法院文化建设,切实落实《金昌市中级人民法院关于打造学习型干警研究型团队书香机关的实施方案(试行)》,金昌中院将持续开展“荐书、读书、品书”活动,每周通过微信公众号推荐一本书籍,每天推送干警读书心得,“真正把读书学习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自觉做到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进一步推动形成读经典、学理论、强素质、作表率的浓厚氛围。  

    金昌市中级人民法院司法技术处 裴振霞

    “我们的历史有多长。我今年52岁,以我这样的年纪,两个人首尾相接就到清朝了,五个人呢,就可以看到乾隆了,17个人首尾相接就可以看到宋徽宗了,27个人就可以看到唐太宗,100个人首尾相接的历史就是我们民族的文明史,不到5000年,从甲骨文到现在,不足5000年。依此看,历史没有多长,对吧?我们把它量化以后就感觉到它没有多长,不像想象的那么长,我们有文字的历史从甲骨文到现在不足5000年,那就是我们刚才那样的计算方法,就是说我们在座这些人首尾相接大约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个文明史,一个由文字记载的文明史。”这是《百家讲坛》中马未都一堂课的开场白,我第一次听到这样来描述历史的长度,让我们感受很直观。自此便对马未都很感兴趣。后来只要有时间有条件就会听听他讲的课。虽然也知道他出版了几本书,但由于惰性,一直没有读过纸质版的书籍。感谢院里开展的“学习型干警研究型团队书香机关”活动,让我有机会离开电视,放下手机,拿起书籍,真正回到读书的时代。

    马未都,1955年生于北京,中国第一家私人博物馆--观复博物馆创始人。他在文化及收藏界均有较大影响力,之所以说他是学者型,是因为用我们常人所理解的学者标准,他在学历上是不达标的,但这不影响他所实际拥有的知识,他爱好读书的习惯,以及丰富的生活阅历,成就了他深厚的文化底蕴及深度的学识见解。我向大家推荐他的系列丛书,也建议大家可以通过电视或其他媒体观看他的访谈及讲课节目。他看似轻松诙谐的语言,经常让你体会到人生的哲理;他不经意间引用的诗词古句,让你获得文化的滋润;他展示讲解的各种文物,更是能让你直观感受到我们伟大祖国的悠远历史和博大文化。


《马未都说》是马未都系列随笔作品之一,该作品集分为枕上篇、车上篇、厕上篇共三册,我目前读的是车上篇,内容分为人情、事理、文化、杂谈四个部分。书中每一篇文章都不长,两页一篇,左面是文章,为马先生生活或学习中的感想、领悟,有对物件的回忆,有对事情的记述,文字浅显易懂或幽默风趣,但读后会让你深有感悟;右面是图片,为各类文物介绍,与文字内容有或多或少的关联,有讲述某一词语来历,有讲述某一时代特征,让你感叹古人的智慧和灿烂的文明。比如,杂谈下面的一篇文章,文后附一图,为美国明那波里斯博物馆藏的明代黄花梨榻,图片介绍说“东汉一名臣陈蕃喜欢结交有气节的人,专门准备一专榻招待客人,该榻平时挂在墙上,有他看重的人来时就从墙上取下来让客人休息,所以有了“下榻”一词,沿用至今”。既让人有图片直观欣赏,又让人拓展文化知识,可谓一举两得。


床头放一本马先生的随笔,闲时阅读一两篇小文,既能通过马先生形象的语言感受他所描述的人和事,又能从中学习中华传统文明,会是一种很惬意的感受。


甘肃法院网版权所有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建宁西路1950号
邮编:730070 E-mail:gsgyxcc@163.com

陇ICP备10200000号
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