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昌县人民法院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重要指示精神,把诉讼服务作为推进诉源治理、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助力乡村振兴、融入基层社会治理的抓手,诉讼服务质效取得了长足提升,服务质效动态排名始终位居全省前列。为不断巩固提升一站式多元纠纷解决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成果,促进县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近日,院党组深入落实“三抓三促”行动,提出了“一引领两点三面,四衔接五调六联”诉讼服务工作新模式。
“一引领”即始终坚持党建引领。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以主题教育为牵引,以“三抓三促”行动为驱动,以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和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提升工程为支撑,以落实“三会一课”制度为载体,以智慧党建文化阵地为平台,以党组织“五型机关”创建为抓手,严肃党的组织生活,强化党员教育管理,推动党组织全面进步,党员干警全面过硬。用党建特色品牌创建综合效能,推动党建和诉讼服务融合发展,提升党建对诉讼服务工作的引领力,助推诉讼服务提质增效。
“两点”即紧扣“特邀调解、诉讼调解”两个点,力促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实现“案结事了”。以诉调对接有效衔接为切入点,对诉讼来院的民事案件,进行甄别分流。双方当事人争议较小,愿意通过诉讼外调解解决的,登记后转特邀调解员调解;双方当事人争议较大,或经特邀调解员调解未能达成协议的,立案后转员额法官,进行诉讼调解,调解不成即依法判决。
“三面”即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重要指示,聚焦三个方向主动拓展司法保障举措,进一步推进“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与基层治理高效融合,对接大局发展需要,围绕“营商环境攻坚突破年”提高司法服务大局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拓展法治化营商环境服务面、拓展护航乡村振兴服务面、拓展基层社会治理服务面,积极营造安全稳定的法治环境。
“四衔接”即抓实抓细四个方面工作衔接。推动法庭工作走深走实,以五个人民法庭为依托,积极参与诉讼源头治理,使法庭职能与驻地党委、政府推进“无讼乡村”创建工作相衔接;完善工作机制,以“法官联系点”为支撑,积极融入乡村社区治理网格,使“法官联系点”工作与推动乡村社区治理相衔接;加强调解工作,畅通与行业调解组织、人民调解委员会等工作沟通,凝聚化解矛盾纠纷合力,推动“司法调解”与“人民调解、行政调解、行业调解”相衔接;切实践行“马锡五审判方式”,加强法治宣传,以巡回审判、“法律八进”为载体,推动普法工作与法治永昌建设相衔接。
“五调”即突出五项特色调解:涉企纠纷调解、涉农纠纷调解、家事纠纷调解、金融纠纷调解、劳动争议纠纷调解。积极与行业调解组织开展“总对总”诉调对接,加强与工商联、金融办、工信、民政、人社、农业、妇联沟通联系,通过其专业性强、权威性高等优势,快速合理化解同类型纠纷。走出服务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优质高效服务“三农”,引导建立和睦家庭关系,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妥善、及时、有效化解劳动争议的司法服务新路径。
“六联”即注重六个方面的工作联动。推动机制创新与智慧应用联动;诉讼服务与“主动创稳”联动;线上线下诉讼服务联动;诉讼调解与多元解纷联动;诉前调解与司法确认联动;涉诉信访与跟踪督办联动。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持续推进人民法院调解平台“三进”工作,开展“院长接访月”活动,落实领导包案制度,健全源头预防、多渠道解纷、实质性化解机制,畅通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通过联动作加法,为平安永昌、法治永昌建设发挥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