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营商环境】聚焦三点齐发力 点点入心促营商 | 永昌县人民法院以永不停歇的姿态推进营商环境优化再升级

网站首页 » 基层动态

【优化营商环境】聚焦三点齐发力 点点入心促营商 | 永昌县人民法院以永不停歇的姿态推进营商环境优化再升级


来源: 责任编辑:
发布时间:2022/8/29 11:16:02 阅读次数:3620

    好的营商环境对地区发展来讲就像阳光、水和空气,须臾不能缺少。今年以来,永昌县人民法院在县委的坚强领导和上级法院的精心指导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省、市、县委决策部署,认真落实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进一步做好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意见》,将优化营商环境融入日常审判工作中,以永不停歇的姿态重塑营商环境“气候”,以刀刃向内的勇气改良营商环境“土壤”,努力为县域企业营造“如鱼得水”般的发展环境,建立“如约而至”般的确定预期,提供“如沐春风”般的舒心服务。

    一、主攻“关键点”精准施策,以超强手段狠抓落实

      始终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把手”工程,作为重大政治责任、法治责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一是以《永昌县人民法院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工作方案》的督导落实为重点,完善健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机制,不断抓好找准审执工作与优化营商环境的切入点、结合点和着力点,全力完善司法服务保障措施,从立案、审判、执行全过程最大限度发挥司法化解矛盾、保护权利、维护稳定、促进发展的职能作用。二是充分发挥“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职能作用,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前瞻性,对审判执行遇到的涉及营商环境建设的法律问题,提前预判、早做研究,及时应对、妥善处理,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上下左右、齐抓共进的工作局面,分工负责、密切配合的整体合力,统筹推动司法服务保障优化营商环境各项举措落到实处。

     二、找准“需求点”靶向发力,以超优服务补齐短板 

    (一)严惩各类犯罪,营造良好社会治安环境。发挥刑事审判的惩戒、威慑功能,严厉打击破坏营商环境犯罪行为,推进扫黑除恶斗争常态化,重点关注强揽工程、强买强卖、暴力讨债和借疫情防控哄抬商品价格、非法囤积商品、破坏生产经营等影响市场秩序的违法犯罪活动,切实增强群众安全感。依法严惩骗取贷款、信用卡诈骗、非法集资等各类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依法惩治侵犯非公有制企业产权以及侵犯非公有制经济投资者、管理者、从业人员人身财产权益的犯罪,加大对群众财产权益的刑法保护力度,切实维护企业家人身及财产安全,维护安全稳定的营商环境。 

    (二)妥化民商纠纷,营造良好市场运行环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找准个案处理与服务大局的结合点。切实尊重市场主体意思自治,保护市场主体合法交易,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通过案件裁判,强化市场主体的合同意识、规则意识和责任意识。对涉及企业劳动争议等批量案件坚持类案同判,统一裁判尺度,力求减轻企业诉累。严格把握刑事犯罪的认定标准,严格区分正当融资与非法集资、合同纠纷与合同诈骗等的界限,妥善处理民行、民刑交叉问题,坚决防止利用刑事手段干预经济纠纷。密切关注疫情防控期间,群体性劳动争议、商铺长租合同违约等涉疫民商纠纷,为复工复产提供有力保障。

  (三)促进依法行政,营造良好政务服务环境。加强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保护,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加大行政纠纷协调化解力度,推动行政纠纷实质性化解。依法审理涉企行政审批收费处罚、重大项目生产要素保障、征地拆迁补偿等案件,强化对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审查,依法纠正干扰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行政行为,保障相关市场主体合法权益。同时,针对审判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向有关单位发送司法建议,助力提升依法行政水平,依法支持行政机关规范和整顿市场经济秩序。  

图片

    (四)发挥执行职能,营造良好社会诚信环境。坚持“善意执行”理念,依法准确甄别被执行人财产,严格区分个人财产和企业法人财产、涉案人员个人财产和家庭成员财产,严禁超范围、超标的查封、扣押、冻结企业财产。对暂时存在资金困难但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尽可能采用“活封”方式,对基本户、流动资产等与生产经营密切相关的资产审慎采取查控措施,协调以分期履行、执行和解等方式,帮助被执行企业渡过难关。积极配合推动“执转破”工作,切实降低破产、重整的制度性成本。同时,充分发挥信用惩戒功能,以信用惩戒机制构建为依托,积极参与和推进社会诚信体系的构建,切实营造诚信营商环境。

图片

    三、把握“着力点”创新施策,以超常举措营造环境 

    创新司法服务,积极回应市场多元需求。切实增强“店小二”意识,积极拓展司法服务方法、增强司法服务主动性。一是创新建立“窗口塑形、一站通办、双线立案、绿色通行、多元解纷、分流智审”的诉讼服务新模式。不断推动诉讼服务中心工作规范化、科学化运行,全面实现“诉讼引导、立案登记、立案调解、咨询查询、资料收转”等业务“一站式”办理,开辟涉企纠纷化解“绿色通道”,为民营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不断畅通涉企纠纷化解渠道,最大限度方便民营企业进行诉讼。二是提升涉企纠纷化解效率。坚持“繁简分流、轻重分离、快慢分道”办案原则,对案情简单、争议不大的涉企案件,依法适用简易程序快审快结或综合研判纠纷成因、当事人诉求以及纠纷双方市场合作趋势,积极寻找利益平衡点,优先进行调解,压缩办案时间。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引导当事人协商选择非诉方式,采用“诉前调解+司法确认”模式,切实降低企业诉讼成本,提升效率。三是主动为企业提供法律服务。发挥党建引领审判,法庭贴近群众优势,结合党建品牌创建,念好助企“访、听、帮、讲”四字诀,定期深入辖区企业开展走访,深入了解企业经营法律需求,研判涉企案件,排查风险点,主动向企业反馈,并提供重大经营决策法律咨询,推动企业依法规范自身经营行为,提升法律风险防范能力。四是加强法治宣传。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主体责任,以裁判文书公开、典型案例报道、普法知识讲座、送法进企业等方式,拓展普法路径,大力宣传解读党和国家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权益的新政策和法律法规,弘扬契约精神,鼓励诚信交易,营造依法经营、依法治企浓厚氛围。   

     “枝繁巢暖”,方能“引凤来栖”。一个地区的发展,短期靠项目,中期靠政策,长期靠环境。永昌县人民法院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中央、省、市、县委和上级法院关于优化营商环境、保障和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决策部署,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服务大局的重要着力点,以办事流程更优,办结时限更短,企业负担更轻,服务质效更高为目标,聚焦企业涉法涉诉等方面的热点、难点,强弱项、补短板,准确识变、主动求变,推进各项服务举措全面提升,切实让企业家专心创业、放心投资、安心经营,努力为县域经济社会转型高质量发展营造更优的法治化环境。

 


甘肃法院网版权所有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建宁西路1950号
邮编:730070 E-mail:gsgyxcc@163.com

陇ICP备10200000号
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