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永昌县人民法院深入推进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加快诉讼服务升级提档,通过积极参与诉讼源头治理,矛盾纠纷联动多元化解,特邀调解高效实质运行,诉讼辅助事务集约流转,诉讼服务质效取得“跨越式”提升。
强化诉源治理,力促诉前化解
将巡回审判与普法宣传相结合,选取民间借贷、婚姻家庭、种植回收、土地流转、危险驾驶等易发多发典型案例,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编辑成册,分送给各人民调解组织、村社、学校、企业,以身边人说身边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有效发挥以案释法的引导、规范、预防和教育功能。充分发挥法官联系点的作用,通过“点对点”联系服务,从源头预防矛盾纠纷发生。各人民法庭加强与驻地乡镇党委、政府的沟通协调,参与、指导乡镇、村社调解工作,引导群众通过非诉渠道解决纠纷。对辖区内发生的矛盾纠纷,及时配合乡镇、村社民调组织,深入纠纷发生地调处化解,将部分纠纷化解在诉前。
因事联动调解,多元化解纠纷
在调处婚姻家庭纠纷、相邻纠纷时,邀请乡镇、村社负责人、民调组织人员及群众中威信较高的乡贤参与调解;对维护妇女老人儿童合法权益、劳动争议、交通事故赔偿案件,邀请妇联、工会、劳动、交警部门工作人员参与调解;对土地流转、种植回收、农民工工资等涉及当事人较多和群体性纠纷,在审查立案阶段和审理过程中,综合运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联动”工作机制和法律、政策、行政等手段,采取教育、协商、疏导等办法,通过情、理、法有机融合,及时有效化解矛盾。1-4月,永昌县法院与镇村调解组织配合诉前调解纠纷600余件。
类案集中办理,切实提升质效
坚持“简案快办、繁案精审”,将简易案件分流至速裁团队,运用简易、速裁程序,快审快结。1-4月,永昌县法院速裁审结案件932件,案件平均办理时间仅8天。在案件进入审判庭后,由庭长负责进行二次分流,案件分配因人而异、因事而异,将易于调解处理的案件分配给调解能力较强的法官集中办理,难案疑案分配给经验丰富的法官负责细审精审。在审理过程中始终坚持“调解优先、调判结合”原则,大大提高了民商事案件的审判效率,民商事案件平均办理天数仅26.3天。通过与检察机关的沟通协调,对危险驾驶、信用卡诈骗等简易刑事案件,把握节点,在严格遵守刑事诉讼程序的同时,采取集中移送、集中排期、集中送达、集中审理、集中宣判等措施,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简案快审机制,今年以来,运用简案快审机制审结刑事案件占刑事案件结案的52.7%。
坚持目标导向,做实特邀调解
将工作重心从“立案”向“服务”转变,从“诉后”向“诉前”延伸,推动审判工作由终端裁决向源头防控延伸。发挥“劳动争议调解室”“金融纠纷调解室”“家事纠纷合议庭”“道交一体化调解平台”作用,力促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在院机关和五个人民法庭分别设立特邀调解工作室,将做群众工作能力强,有热心做矛盾纠纷调解的各行各业优秀人员,聘请为特邀调解员,全面铺开诉前调解工作,形成递进式矛盾纠纷分层过滤体系,调解成功的在线申请司法确认,调解不成功的线上回转立案进入诉讼程序,以“一窗进、多元调、有始终”的方式,实现了从诉前引导调解到司法确认、从诉讼立案到调解速裁的“一站式”办理。截止5月10日,特邀调解案件946件,与民事一审案件收案比为76.53%;诉内调撤案件578件,案件调撤率达67.8%。县法院在全省法院诉讼质效排名中从年初的94名跃升至第1名。
加强宣传力度,烘托诉服氛围
借助微信、微博、订阅号、公众号等媒体,结合典型案例,加强对调解优势和特点的宣传。在诉讼服务大厅、各人民法庭通过宣传页、电子屏、宣传展板、展示调解在化解矛盾纠纷中的优势,增强当事人对调解的认知,引导当事人接受调解。邀请县域内书法、绘画、摄影名家以“和为贵”为主要内容制作书画及摄影作品,在调解室、信访接待室、审判法庭走廊等公用区域悬挂,烘托浓郁的调解氛围。诉讼服务工作人员主动向当事人告知调解的快捷性、经济性和有效性,引导当事人优先选择调解程序解决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