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执行助推民营企业重获新生

网站首页 » 执行工作

精准执行助推民营企业重获新生

金昌中院成功执结一起涉民营企业借款合同纠纷案


来源: 责任编辑:
发布时间:2019/1/30 14:54:13 阅读次数:3057

题记:

法官执行的不仅仅是案件,更是企业和个人的命运与希望。对每个案件都反复研判,多方权衡,选择一个法律允许范围内最合适、精准的执行方案,求得案件相关多方利益最大公约数,将对权益人和被执行人的损害降到最低,这是执行法官最大的智慧、最大的责任和担当。因此,对涉民营企业和涉民生执行案件,不可不慎之又慎。

 

案情回顾:

2018年12月21日下午,在金昌中院执行庭合议室里不时传来阵阵笑声。武威某选矿公司在今天已将永昌某小额贷款公司借款1800余万元全额付清。至今年1月,企业已恢复生产,并扭亏为盈,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在新的一年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新气象。这件耗时近两年、涉案金额近2000万元的执行案件,得以精准执行,涉案企业重获“新生”。

资金链断裂  无力偿还借款

2016年1月28日,永昌某小额贷款公司与武威某选矿公司、凉州区某矿、马某、赵某签订借款合同和保证合同,约定:永昌某小额贷款公司向武威某选矿公司提供借款2695.7万元,月利率20‰,借款期限自2016年1月28日至2016年4月27日。本金2695.7万元,只发放200万元,其他本金由马某、赵某等五人此前拖欠的借款本息2495.7万转化。因武威某选矿公司未按期偿还,永昌某小额贷款公司诉至法院,要求偿还借款及利息。经金昌中院审理,判决由武威某选矿公司偿还永昌某小额贷款公司1800余万元。判决生效后,永昌某小额贷款公司申请强制执行。

    放水养鱼  达成执行和解

2017年1月,本案立案后,执行法官第一时间进行网络查控,发现被执行人三十余个银行账户可用余额竟不足万元。在要求被执行人报告财产情况后,被执行人提供的财产明细表明该公司及其资产价值上亿元,但因资产的特殊性不易变现,如何更好地兑现申请执行人的胜诉权益?通过与双方当事人多次协商,申请执行人同意先以部分矿石粉抵顶债务,剩余债务由被执行人再想办法偿还。由于经济不景气,矿石市场行情下滑,被执行人未能履行协议并开始不配合执行。执行法官只得依法进入查封、评估拍卖程序,经评估,企业全部资产仅三千多万元,而企业全部债务高达九千万元。合议庭通过反复研判分析,一致认为企业经营没问题,主要是受市场行情影响,企业资金暂时无法周转,未来发展前景还是很可观的。如果进行拍卖,拍卖款项远远不足以清偿债务,企业如果垮掉,不仅不能保护债权人合法权益,而且一百多名企业员工也将失业。执行法官突然想到,“申请执行人的法人吴某与被执行人马某本系同学,关系很好,可否以此为切入点,由申请执行人在被执行人的帮助下暂时经营,用营业收入偿还债务?”在执行法官多次耐心释法说理下,被执行人主动与申请执行人沟通并达成执行和解:将公司经营权暂交申请执行人,由申请执行人自行经营,以经营所得偿还债务,被执行人予以配合。双方握手言和,评估拍卖暂停,案件终结本次执行程序。

市场行情回暖  全额还清借款

2018年8月,矿石行情突然好转,价格几近上涨一倍,被执行人马某在见到执行法官时说,他们想尽快还清借款,将企业收回后加快生产经营,以尽早偿还债务,但申请人由于矿石价格飙升,利润上涨,要求继续履行和解协议,不愿将企业马上交还。执行法官几次将双方组织到一起协商调解,最终双方达成一致意见,由被执行人一次性偿还申请人剩余债务1500余万元,申请人将企业交还被执行人生产经营。“谢谢!太感谢了!要不是法官们给我这个缓冲的机会,我辛辛苦苦这么多年经营的公司就没了。”马某连声感谢着。申请人也感谢法官维护了其合法权益。历时二年,终于将申请人本金和利息全部执行到位,并且使一家濒临倒闭的企业重新恢复了生产经营,保护了民营企业的持续发展,其余债权人的合法权益也得到了有效保护,可谓:一着妙棋,满盘皆活。

 

法官总结:

2018年11月初,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强调,要不断为民营经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帮助民营经济解决发展中的困难。近年来,受经济环境影响,很多民营企业经营困难,买卖合同、借款合同纠纷明显增多,金昌中院始终践行公正执行、善意执行、文明执行理念,依法审慎适用强制措施,禁止超标的、超范围查封、扣押、冻结涉案财物,确保最大限度减少司法活动对涉案民营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不利影响,取得了良好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甘肃法院网版权所有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建宁西路1950号
邮编:730070 E-mail:gsgyxcc@163.com

陇ICP备10200000号
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