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自信 相信未来
——读梁晓声《我相信中国的未来》有感
鲁迅先生有一首著名的诗《人与时》:
从前好的,自己回去。
将来好的,跟我前去。
这说什么的,我不和你说什么。
鲁迅之所以写这首诗,是因为当时很多人都在讨论前途与命运。一些迂腐守旧文人认为现在远不如过去,他们甚至渴望恢复帝制;另一些人则一味强调未来,认为过去是腐朽的,当下则是痛苦的煎熬。在这种想法下,他们或荒废生命无所事事,或沉湎于过去不能自拔。鲁迅希望这两类人都能振作起来,抱着对未来希望,过好当下。
梁晓声先生引用鲁迅先生的这首诗开启了他的作品《我相信中国的未来》。
知道梁晓声以前,先知道了他的作品,中学时通过刘欢那首火遍全国的歌曲《心中的太阳》知道了《雪城》。后来又看了《年轮》,再到电视剧《人世间》,几部剧都通过对上世纪中国那个特殊年代的下乡知青,到改革开放时期的活力中国中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为主题,在关注知青这一群体的生存状态的同时,开始将目光投向了社会最底层的平民生活。与其他作家寻找平民身上的劣根性不同,梁晓声更多的是从平民立场出发,去描写平民的日常生活,表现他们在艰苦的社会环境中所具有的正直和善良本性,将人们心灵光辉的一面展现出来。因此,读梁晓声的书,在透过现象之后,总是给人以生活的信心,向上的力量。
这次站在书架前,读到这本书名《我相信中国的未来》,便给人一种振奋的感觉,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伟大而美好的新时代,有什么理由不相信我们的未来呢?
在这部书里,他用坦率的笔调、敏锐的声音、睿智的思想直面社会现实,鼓励当代青年告别困惑,展现人性在逆境中的亮光,在浮夸与喧嚣的尘世中坚守理想与信仰,做有良知、有担当的中国人。
梁晓声的这本书,不是那种看了几篇就可以断定以后几篇风格的书——用他自己的话说,它是荒杂的。全书共分为六部分:砥砺前行的中国青年、君子大国任重道远、尘世中疼痛的灵魂、剥开坚硬的人性内核、人生的尺度、在人间,共收录了梁晓声52篇文章,既有对当下中国社会的全景式深邃思考,也有对个人心中历程的深情追忆,从多个维度分析现实社会的走向,中国人的群体状态,写出了当下中国人迷惘、偏执、急躁、功利、浮华的一面。
这本书的内容整体来讲是在提出“问题”,既有直逼脑门子的社会问题,也有隐藏在现实水面下的波涛汹涌,写出了中国目前存在的一些病态现象。他以自己的“声音”,以悲悯的情怀、敏锐的目光直面中国社会问题。他说:我们目前的社会是一个浮躁的社会、焦虑的社会,你可以看互联网上,是谈问题的人多还是图宣泄的人多?理智的人多还是狂躁的人多?我个人对我们国家常常有很大的忧虑。许多问题如果我们不在当下抓紧解决的话,那新的问题和老的问题会积累的越来越多。但同时他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也让我们看到了解决问题的思路,也让我们看到了光明和有力量的那一面,看到了中国未来光明的前途和希望。
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时而能使你拍案叫绝,时而能让你埋首沉思,时而悲叹于世态炎凉,又时而为他的伸张正义而感到大快人心,尤其是他的许多见解,会让你给自己的头脑几分尊重。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程光炜评论梁晓声时说,“从新时期之初的知青文学,到后新时期的市场批判,同代人都转身离去,只有梁晓声以笔为旗,始终不渝,呼喊、坚守、承担。因为有真正的仁义之道,他才可以那么爱憎分别、那么不留余地。”
凤凰网评论梁晓声说,“与共和国同龄,他用文字见证时代变迁。钟情80年代,他以知青文学奠定底蕴。当现实冲击理想,他拒绝浮躁,关注现实民生,悲悯底层命运,直指官僚权贵,秉持社会正义,辛辣依旧,苍劲有力。”
作品如人品,在梁晓声的自剖与自白之中,他认为,人本身是唯一能够对人自身施以终生教育影响的个体。我们每个人生来都被赋予了一根具有威严性的“教鞭”。它是我们人类天性之中的羞耻感,它使我们区别于一切兽类和禽类。
的确如此,其实每个人在思考的时候,深究下去,都会发现,在无形之中的确有那么一样东西在为我们的人生指引方向,使得我们在犯错的时候不至于错得太离谱,以至于偏离了人生的航道。
在《我相信中国的未来》这部书里,谈到中国之将来,梁晓声说“将来既曰将来,比之于现在,中国总是要多少再进步一些的,人民对于社会财富分配原则公平与否的意识,也总是会比现在更觉悟一些的。”“即使我周围之人全都在天花乱坠地说现在多么多么的好,人生苦短,何必想什么将来,我也还是要一再地想”。“即使我肯定活不到比‘现在’现代起来的将来,我也坚信它的不可阻挡”。
书中他以浅显易懂的文字,记叙了社会上他亲身经历的各种真实事件,并鞭鞑了其中所显露出的假、丑、恶,但同时也映衬并讴歌了真、善、美。
这本书里,读到他写的“我坚信,在未来的三十年中,‘国富民强’这一非常‘中国特色’的理念,将会被‘民富国强’这一更基准的国家理念所取代”。“我坚信,在未来的三十年,会有更多的中国人意识到——要让事实证明中国不仅仅是一个‘庞大的经济体’,那么除了经济,还有许多的实事要做,应做”。你是不是会觉得自己也有许多事要做,有许多事可以做、应该做?
“我坚信,在未来的三十年,不论台湾哪一党派执政,海峡两岸必将实现统一。与最大程度民主化了的大陆终于统一,绝不会再成为台湾同胞多么不快的事。”
“我坚信,在未来的三十年,‘疆独’‘藏独’之活动将越来越势微,而不会相反。因为,一个国家之现代的民主的程度越大,一切搞独立的人士的借口也就越来越小”
“我坚信,在未来的三十年,世界上某些民族国家之间的仇憎、怨毒将逐步化解,对于我们地球家园共同的忧患意识,将上升为人类共同的‘课题’。”
“我坚信,未来的三十年,是人类深刻反省的三十年,也是中国以现代理念对现在实行“修正主义”的三十年……”
《我相信中国的未来》写于2014年,如今近十年时间过去,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中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和变化。也许书中提到的问题仍然存在,或许永远存在,但中国共产党找到了自我革命这一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确保党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我坚信,这些问题终究不会成为社会的主流。宋朝大儒张载有句话“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每个人都心怀这份心系苍生的家国情怀,具有这份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意识,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迷醉于当前取得的成绩,不浮躁于现实存在的问题,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守正创新,踏实苦干,敢于奋斗,以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以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那我们每个人都能拥有一个高尚多彩的人生,我们这个国家就一定能永葆创造的活力和激情,就能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就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金昌法院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或建立镜像 您是第 位访客
地址:甘肃省金昌市金川区新华路80号 邮编:737100 E-mail:jczjfy@163.com
金昌市中级人民法院主办 陇ICP备10200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