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金昌法院网,今天是 2025年05月24日 星期六
基层法院:  金川区 | 永昌县
  • 关注:

书香法院 | “品经典”读书分享(六十九)——《中国历史的教训》

来源: 作者: 责任编辑:金昌法院 发布时间:2023/6/1 18:18:03 阅读次数:
字号:A A    颜色:

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读书可以让人坚定信念、滤除浮躁、丰富知识、明辨是非、提升才华、修身养性。为了大力加强法院文化建设,切实落实《金昌市中级人民法院关于打造学习型干警研究型团队书香机关的实施方案(试行)》,金昌中院将持续开展“荐书、读书、品书”活动,每周通过微信公众号推荐一本书籍,每天推送干警读书心得,“真正把读书学习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自觉做到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进一步推动形成读经典、学理论、强素质、作表率的浓厚氛围。

金昌中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

孙永红

今天与大家一同分享我看了不下十遍的一本好书——《中国历史的教训》。这是一本以人物故事为主线、以廉政思想为内核的中国历史通俗读物。也许是作者与我有着同样的纪检监察工作经历,也许是作者与我有着同样的历史爱好,也许是我长期从事政工党建、廉洁文化教育的原因吧,我对这本书是读了又读、看了又看、悟了又悟。每读一次,真是收获不小。

这本书的作者是习骅,现在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派驻机构工作。他是法学博士,研究廉政立法和苏共问题。该书收录了他2012年—2014年发表在《中国纪检监察报》等媒体上的24篇文章。

该书的最大特点是既有趣又深刻,读之神清气爽、深受启发。我们一同欣赏书中的名言金句:“无视纪法是官员责任缺失的结果,也是贪污腐败的前奏”“24个古今里的人和事,有的伟岸得让人拍案叫绝,有的卑劣得让人不可思议,有的愚蠢得让人顿足捶胸,个个似曾相识、如在左右,不是成功的经验,就是‘历史的教训’” “日久生情,猫和老鼠朝夕相处久了,也会成朋友的”“清朝还有个叫曹振镛的牛人,在中央工作了54年,历三朝、相二帝,一路春风,福禄寿俱全。他的金科玉律是:多磕头、少说话”“中国之大,最不缺的就是人才,但是此时却闹起了人荒”“茹太素这样没有使命感、紧迫感的官员,遇上有抱负、真干事的朱元璋,不挨揍才怪呢”“干部是不是金子,能不能发光,全凭他一张嘴”“为什么苏共轰轰烈烈上台,退场时却如此孤独?没有几个人前来送别”……

有些名言金句,不仅说的朴实易懂,更让人不知不觉就有结合工作思考感悟的冲动。比如“最让嘉庆皇帝恼火的是,宫中经常发生泄密事件,皇上要处理谁、提拔谁,还没发文,当事人就知道了。原来消息从军机处出来的。”这对我们加强保密工作敲响了警钟,泄密事件常常发生在掌握秘密的人身上。比如“宫中那么多的制度,但是在和珅眼中都是废纸。”这警示我们,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如果制定了制度而制定者不严格带头执行,它的破坏力要远远大于没有制度。

让我教训深刻的是,《崇祯本可不上吊》一文中“崇祯帝,僵化的大脑和无休止的会议,一个又一个文件,不把自己和自己经营的国家逼上煤山才怪呢。”“多尔衮给史可法的信:做个决定比盖栋楼房还慢,当年北宋研究对策还没散会,金军就渡过黄河了,你们咋就不长记性呢。”“把时间和精力耗在文字游戏中,不要说成就伟业,就当个维持会长都很难。”《雍正治吏的非常举措》一文中“雍正帝时候,减少递送公文的层级,做到直接送达,创造了日行800里的记录,保证了政令畅通。”这对我们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有很大的启发。

让我引以为戒的是,《巧官曹振镛》一文中,作者说到:“巧官是政权的克星” “当时官场中人,大都以曹相为楷模,苦心钻研如何应付皇帝、如何让皇帝高兴,对自己没好处的事情没人想、没人干。”“曹振镛这类长于上有政策、下有‘顺’策的人,总是装出一副政治最正确、执行最坚决的样子。”“贪官人人喊打,巧官无影无踪。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是明枪,明枪易躲;上有政策、下有‘顺策’是暗箭,暗箭难防。顺策造成的危害当时很难看出来,潜伏期又长,到了发作的时候,救都来不及。”“更绝的是,即使酿成天大的祸事,也追究不到曹振镛这类巧官,自有一把手负责。直到好处都归了奸臣,恶名都归了皇帝,这类游戏才算结束,这是老曹们的高明之处。”等等。我们是不是也在上有政策下有顺策?一些人为了博得领导好感而对领导明显的错误行为,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好多人听到了看到了,不但不制止反而添油加醋、煽风点火。更可恨的是,一旦领导出了事,这些人又是“那个领导一贯很霸道”“坚决拥护组织的处理”,这就是政治上的“两面人”。面对此类腐败,各级领导一定要警惕警醒,时刻提防。

这本书中,需要我们大彻大悟的地方还有很多,“权力天生具有蹂躏制度的欲望,责任感很容易被趋利的人性侵蚀”“1983年,苏共中央组织部长自己提出不配小车,中办主任严厉批评:你这是在搞特殊化”“苏共是被人民而不是被敌人推翻的,承认这个事实很痛苦,不承认就不能吸取教训”“不担责任是成熟稳重、会踢皮球是聪明智慧,得过且过是办事得体”等等,需要每名党员干部静心阅读、深刻反思,千万不能“一边抱怨环境差,一边乱扔垃圾;一边向往青山绿水,一边排放污水浊气。问题都是别人的,自己总是无辜的,生态环境永远好不起来。”要知道,政治生态也如此,领导是环境,他人是环境,时代是环境,制度建设是环境,自己也是环境。

用心的作者加上思考的读者,等于一本书的完整价值。你们读后,又有什么感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