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金昌法院网,今天是 2025年05月24日 星期六
基层法院:  金川区 | 永昌县
  • 关注:

书香法院 | “品经典”读书分享(九)——《乡土中国》

来源: 作者: 责任编辑:金昌法院 发布时间:2022/9/30 9:39:37 阅读次数:
字号:A A    颜色:

    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读书可以让人坚定信念、滤除浮躁、丰富知识、明辨是非、提升才华、修身养性。为了大力加强法院文化建设,切实落实《金昌市中级人民法院关于打造学习型干警研究型团队书香机关的实施方案(试行)》,金昌中院将持续开展“荐书、读书、品书”活动,每周通过微信公众号推荐一本书籍,每天推送干警读书心得,“真正把读书学习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自觉做到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进一步推动形成读经典、学理论、强素质、作表率的浓厚氛围。

    《乡土中国》金昌市中级法院审委会专职委员 李伟玲

    《乡土中国》由中国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费孝通先生所著,本书首版于1947年,距今已有70余年,涉及乡土社会人文环境、社会结构、权力分配、道德体系、法礼等各方面。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乡土文化与西方文明也将从冲突过渡到包容,再从包容中孕育出具有二者特质,更适合现代社会的文化。作者基于自己田野调查的丰富积累,对中国人有踏实的了解,有敏锐的观察,有犀利的分析,他感同身受,却又不感情泛滥,始终保持着一个学者的理性,深入浅出地对中国传统社会结构进行了充分的思考和分析,解释了中国人很多根深蒂固的行为习惯的来处。

    所谓“乡土中国”,其实就是传统中国,是理解今日中国的逻辑前提。“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从土里长出过光荣的历史,自然也会受到土的束缚。”书中从中国社会的固守土地、缺乏流动性、村落的形成、熟人社会与陌生人社会的差异,到婚姻关系、团体关系、家国情怀、社会约束、法律与道德等,把整个中国社会的逻辑层层展现,让我们领悟传统中国的概貌。

    “差序格局”,是费孝通先生非常著名的一个观点。“差序格局”总结了中国社会复杂而又独特的人际网,以此概括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方式。费孝通以“水波纹”来比喻这样的格局:“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每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所动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这样就形成了差序,中国传统社会中的道德就在这样私人联系的格局下发生着意义。

    书中讲到“礼治秩序”和“无讼”,阐述了乡土社会在维持秩序时所用的力量和所根据的规范的性质。“礼”是从教化中养成的个人的敬畏之感,而非靠外在权力来推行。礼是可以为人所好的,所谓“富而好礼”。礼不同于法律,不同于道德。“礼是合式的路子,是经教化过程而成为主动性的服膺于传统的习惯,维持礼俗的力量不在身外的权力,而上在身内的良心。”服从礼是主动的,“不和规矩”不一定是不道德的,但却是不礼的。这是一个由个人习惯推及他们的人伦差序,在简单初级平稳的社会结构下,稳定而有效。在乡土社会的礼治秩序中生活,如果不知道“礼”,会被认为没有规矩。一个负责地方秩序的父母官,维持礼治秩序的理想手段是教化,而非折狱。法律在乡土社会推行过程中与礼产生交互作用,当人们不顾自己合不合乎礼,而只是争取权利的时候,人的意识形态已经剧烈转变了,理解这些转变的缘由并适应新时代下的转变,才能更好解读中国的社会关系。

    读懂乡土,从“乡土性”的视角认识中国,才能真正理解中国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