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金昌法院网,今天是 2023年09月22日 星期五
基层法院:  金川区 | 永昌县
  • 关注:
法院文化
当前位置:首页 » 法院文化

书香法院 | “品经典”读书分享之73——读《长安的荔枝》有感

来源: 作者:金昌中院第三党支部 乔雪 责任编辑:金昌法院 发布时间:2023/7/6 10:56:45 阅读次数:
字号:A A    颜色:

“养心莫若寡欲,至乐无如读书。”为了贯彻落实省委开展“抓学习促提升、抓执行促落实、抓效能促发展”行动,推动全市法院打造学习型干警研究型团队书香机关工作向纵深发展,今年起,持续开展“荐书、读书、品书”活动,期冀广大干警在工作之余,学会享受独处时光,汲取知识养分,提升履职能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幸福美好新金昌贡献法院力量。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初读这首诗,只知唐玄宗为了博得杨贵妃的欢心,不惜一切代价运送荔枝,当时我只是感慨古代君王的骄奢淫逸,而现在,我读到了马伯庸所著的《长安的荔枝》,才真正了解到杨贵妃口中的新鲜荔枝原来是从岭南运到长安的。两地相距五千多公里,在只有车马运输的年代,要运送“一日色变,两日香变,三日味变”的荔枝,是多么不可思议的事!本书就是以此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小人物“荔枝使”运送鲜荔枝背后的辛酸故事。

主人公李善德是一个长安城九品小官吏,42岁的他兢兢业业工作多年,刚在偏远的地段贷款买了房,终于能让妻儿在繁华的长安城有了落脚之地,还没来得及庆祝,却被自己的上司算计,接手了一个任何部门、任何人都不愿干的棘手任务——在杨贵妃的生辰前,将鲜荔枝从岭南运送到长安。原以为是天上掉馅饼,获得了一份美差,殊不知却是一道催命符。身边所有人都等着他完不成任务被皇帝赐死,连朋友韩十四也帮他分析利弊之后劝他趁早与妻子和离,免得到时候让家人受牵连。往前一步是深渊,原地不动是受死,这让李善德深陷绝望。就在这时,他另一位朋友杜甫却鼓励他,“骨肉恩岂断,男儿死无时。既是退无可退,何不向前拼死一搏?”经过一番思想斗争之后,为了让家人过上好日子,他踏上了前往岭南运送新鲜荔枝之路。

“就算失败,我也想知道,自己倒在距离终点多远的地方。”靠着这个信念,李善德不断搜集荔枝运送方法,利用自己多年明算科的优势,经过多次实地考察,反复实验,终于有了眉目。然而,万事俱备,李善德没有想到,横亘在他面前的最后一座大山竟是官场。一开始他按规矩办事,各方官员不但相互推诿不愿意帮忙,还让老实本分的他惹来了杀身之祸,在贵人的帮助之下才化险为夷。

多次“碰壁”之后,让他懂得了“和光同尘,好处均沾,花花轿子众人抬”的为官之道,也让他在困难重重的运送征途上明白了“流程,是弱者才遵循的规矩”的真相。在一次次艰难的实验中,不断调整运输方案,最终凭借自己的专业能力,找出了唯一的运送方法——把荔枝连树枝劈下来,放进土里保存运输,可以在11天内运到长安。从岭南到长安,陆路水路,驿站码头,就连沿途村民都难以幸免,遭遇了运送失败、友情破裂、恩人情断、遭人算计等挫折,历时三个月,在财物匮乏,人马稀少的情况下,终于创造了奇迹,将鲜荔枝如期运到长安城,博得贵妃一笑!

大家都觉得等待他的应该是飞黄腾达的前途和梦寐以求的生活,可他却保持为官初心,敢为老百姓发声,结果得罪了权贵,最终被流放岭南成为种荔枝的农人。转年,安史之乱爆发,长安被攻破,皇帝仓皇出逃,而李善德一家人在岭南安稳度日,保住性命。

小说虽然是在讲几千年前的大唐故事,但让我们从主人公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坚守初心使命,勇于担当作为。李善德守着为官初心,坚持用“即使失败,也要知道倒在距离终点多远的地方”勉励自己,勇于突破自我,敢于迈出第一步,努力把难事做易,把大事做细,把平凡的工作做出彩,鼓舞着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始终牢记“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以有担当、敢作为的激情奉献事业,做脚踏实地的实干家,为我们所从事的工作积极奉献力量。强化理论武装,练就过硬本领。精湛的专业技能是助力李善德走出绝境的关键,倘若没有对整个过程进行精确的演绎推算,他不可能完成任务。“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们要在常学常新中加强理论修养,在细照笃行中不断修炼自我,精于专研,工于细节,勤于实践,善于转变思维看待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提升专业能力,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常怀利他之心,真诚友善待人。友善既是高尚的个人美德,也是重要的公民道德规范,更是社会和谐的基石。李善德待人真诚,结交了许多在关键时刻愿意帮助他的朋友,才让他多次幸免于难,最终完成任务。现实生活中,我们要以阳光心态看人,积极主动帮助他人,我们所付出的真诚和友善,一定会在未来保护我们自己。